地方中心/專題報導

很多地名的來由都跟人、事、物有關,台北縣鶯歌鎮之所以叫鶯歌,則是來自一顆神秘的大石頭。

鶯歌是台灣最重要的陶瓷重鎮,這純樸依山而建的小城,有一個神秘的石頭、神秘的傳說。日據時代,每當鐵道上的煤車經過,人們都在討論崖壁上一塊突出來的石頭到底哪兒來的?看它的外型,像鸚鵡,又像老鷹的身體,所以這裡就叫鶯歌石,而民間也流傳一個神話。

古時候,三峽鶯歌一帶,有兩隻巨鳥為了爭地盤,吐出紅色毒氣,互相攻擊,讓百姓飽受疫情之苦,一直到西元1661年,鄭成功的軍隊行經這一帶,受到毒氣攻擊無法前進,於是鄭成功立刻拿出弓箭,擊中兩隻巨鳥的脖子,一隻變成後來的尖山堆,另一隻巨鳥被打下來,就是後來的鶯歌石,而鶯歌鳥的頭卻一直不見蹤影。鶯歌鎮民陳先生談起傳說,「那個(鷹歌)頭是掉在下面的池塘,以前還有個大池塘,現在池塘已經不見了。」

神秘傳說不只如此,傳言裡,鶯歌石的石腰上有一幽洞,裡面有個石室,曾有女子在這裡殉情,從此很少有人敢到這兒走動;另一側登山步道邊也有個平台,有登山客在這供奉關公土地公,但據說在水泥地底下有水深不見底的石穴,會一路穿到老遠的觀音山。

有人放繩測深度,始終深不見底,因為那是二次大戰戰敗的日軍挖掘出來,還可以通往大漢溪,接著越山出海,把黃金運回日本。身為鶯歌石這片兩公頃山林的地主許家,到現在還聽著故事流傳著。前鶯歌鎮代表許俊森說,「鶯歌石剛開始的時候,肚子這裡是空空的,傳說一個洞通往大漢溪,後來填平了,裡面有一個平台,很多鶯歌人都到那邊去賭博。」

後來地理學家發現,石上有貝類化石,證實鶯歌石在5萬年前,原本位是外淺海大陸棚,因地殼變動浮出海面,但「鶯歌石」近乎神話的傳說,始終為樸實無華的鶯歌鎮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。(新聞來源:東森新聞記者王詩雅、梁家銘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omanlo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