室內設計
 舊屋翻新

記者謝禮仲/專題報導‧攝影

開春之際,把農曆新年接到的祝福賀詞,或自己對吉祥如意的想望,加點想像、融入實際,也能形成新春出遊的好運路線喔!反正好玩、討個好兆頭嘛!

吃了幾天的大魚大肉,新春登郊山步道,具有甩掉身上肥肉的效果(至少心裡好過一些),各地可踏走的登高步道眾多,就近挑選方便的地方,健身又象徵步步高昇,為開年討個健康精進的好兆頭。

以半天或一天就能輕鬆往返的市郊步道為首選,例如台北市的天母水管路,起點在中山北路7段底的323巷前,全長2.6公里,建於日據時代的昭和2年至7年(1927~1932),當時為架設從山上延伸而下的水管而興建,名為「草山水道」,如今水管依舊傍著石階蜿蜒,只是材質與當年不同罷了。

循石階逐級而上,路邊依山坡而建的民宅仍留古早味,石階兩旁盡是竹林綠蔭,林中靜謐,耳畔只聞鳥鳴風聲,偶而傳來的幾聲犬吠雞啼,則給人「叢山深處有人家」的安全感,一路爬升到終點的愛富三街,或有些許疲累卻也換來大口呼吸芬多精的舒暢快感。

台北近郊還有許多類似的步道,如四獸山、木柵茶葉古道、陽明山各步道;台北縣東北角龍洞串走鼻頭角、草嶺古道、九份基隆山、中和烘爐地、八里觀音山、三峽鳶山等。


↑各縣市近年來都增闢了不少像是大溪古道群的郊山步道系統,就近走一條走走,就能夠健身流汗賞景。(攝影/記者謝禮仲)

桃園大溪地區因為地理位置與早年河運經濟圈的緣故,擁有長短不一的古道群,其中又以台7省道百吉隧道上方一帶最為密集。鄰近大溪老街一帶也有較短程輕鬆的步道,單是連接老街與碼頭的石板古道,就原樣保留至今,走起來很有味道。

這條石板道雖然不長,那樣的垂直高度從河邊走上來,需經過兩次轉折,已經可以讓不少人氣喘吁吁了!想像當年,人們必須挑著重擔走上走下,那辛苦的滋味,應該不難體會,也因為如此,古道石階間的高度,就比一般石階來得低,讓挑擔人減少抬高跨度的負擔。

渡船頭石板古道對面山嶺間,也有2條古道,以往人們必須撐船渡河,或前往龍潭一帶,或到古剎參拜,今天則可穿過大慶洞門,走過仿巴洛克風格的大溪觀光橋,前往「御成路古道」與「齋明寺古道」,前者為1923年味迎接日皇太子昭和來台而命名,後者則可造訪山頂的三級古蹟齋明寺。


↑不盡然需要知名步道,只要能夠登高健身,走來有點喘又不會太喘,就是好步道。(攝影/記者謝禮仲)

苗栗地區也有許多具有歷史感的古道,它們多半和清代「隘墾」有關,例如鳴鳳古道、南隘勇古道、八達嶺古道、綠色古道、延平古道與錫隘古道等。

中南部地區的郊山步道數量也不遑多讓,像是台中市郊的大坑,彰化八卦山脈沿線的八卦山大佛、虎山巖、清水巖、松柏嶺,高雄的柴山等等,即便不是著名的風景點,只要住家附近有座小山、小徑,出去走走,登高望遠,都是不錯的新年高陞之路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omanlo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