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信房屋 中信房屋

採訪‧撰文/文及元

人人自危的2009年,讀者關心如何保住工作或尋求解答內心疑慮的渴望,更甚於關注社會整體大環境的需求,從暢銷書排行榜、與書籍命名中,也可看出這股急於尋求解答的急迫感。

博客來網路書店圖書部部經理 張靜如:飯碗難保、人人自危的2009年,究竟哪些書成為暢銷書?根據博客來網路書店彙集整年度暢銷情形編輯而成的《2009 博客來報告》顯示,讀者關心如何保住工作或尋求解答內心疑慮的渴望,更甚於關注社會整體大環境的需求,從中可歸納2009年中文商管暢銷書兩個特色:

1.大師退位,素人興起

以往,作者只要是專家、大師或名嘴,通常他們的光環能夠帶動書籍大賣。但是,2009年由於金融海嘯餘威猶存,因此,顯而易見地,台灣讀者選擇中文商管書時,較為偏好如何自我提升的個人工作術,目的在於保住飯碗。讀者再也不像以往對於大師或專家的著作充滿信心,可能是他們說的話不切實際,或是連大師也迷惘於環境變化太快,無法提出新的見解;因此,2009年可說是大師牌失靈的年份。

至於,究竟誰能為讀者助一臂之力、解決他們心中的疑慮?答案是素人作家。素人作家指的是和讀者一樣平凡的作者,他們可能並不是一般商管書常見的作者,企業執行長或是成功的名人,他們可能是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或辦公室同事。正因為素人作家與讀者一樣平凡,素人作家提出的見解往往能貼近讀者,為讀者解惑。

其中,2009年最讓人驚豔的素人作家是前聯邦調查局(FBI)幹員與銀座媽媽桑。《FBI教你讀心術:看穿肢體動作的真實訊息》(What Every Body is Saying: An Ex-FBI Agent's Guide to Speed-Reading People)一書,強調結合心理學與科學驗證、探討肢體語言背後代表的意義。教導讀者察言觀色技巧的《銀座媽媽桑教你讀心術》,以更貼近讀者的淺白書名、確切打中他們最想解決的人際溝通問題。

這兩本書的書名淺顯易懂,對於迫切想要知道主管或老闆究竟在想些什麼的員工,極具吸引力,因此成為中文商管暢銷書。

以往,博客來的暢銷書排行榜當中,許多理財類暢銷書的作家,多半是傳統媒體出身的投資專家或是大師級的人物,但是,2009年因為金融海嘯與不景氣,就連大師都對於趨勢的走向無法掌握,所以,讀者開始轉而相信跟自己背景類似的素人作家,反而讓讀者感同身受。

尤其是2009年第三季之後,台灣的股市有逐漸回溫的跡象,帶動投資理財書籍的銷售,像《我願意為你解盤》作者黃國華這樣的「網路素人作家」,取代專家大師。

2.淺白書名,回應尋求解答的渴望

社會很險惡,環境很難測——在不景氣的氛圍之下,人們腦中想的事情,脫離不了「保住自己的飯碗、在職場中求生」,遠比關心氣候暖化如何影響環境,或金融海嘯對於總體經濟的衝擊來得重要得多。力求生存的急迫感造成台灣讀者失去耐心研讀格局較大的書籍,因此,主題與總體經濟或社會環境相關議題的商管書,2009年在書市銷售狀況並不理想。

2008年的金融海嘯,從企業執行長到基層員工普遍瀰漫著焦慮、不安、疑惑,他們對於尋求解答的渴望,充分展現於中文商管暢銷書上。從2009年中文暢銷類商管書當中發現,它們的共通點是書名非常直接明白、淺顯易懂、字數較多,書名與內容幾乎能夠畫上等號。其實,這跟以往商管類書籍的書名非常簡短完全不同,例如,《當責》(Accountability)、《共好》(Gong Ho!)、《執行力》(Execution),兩、三個字就說完,通常消費者拿起書之後,必須翻一翻、想一想,書名必須在腦中轉兩圈之後,才知道這本書究竟在說些什麼。

淺白書名受到矚目的原因之一,是讀者充滿著焦慮與不安,需要立竿見影的速效解藥。從《這樣思考,人生就不一樣》在網路書店的暢銷,可以看出這本書的書名具有勾動人心的效果,可見得不滿、不足,是追求進步與消費的原動力。類似的書名還包括《反擊的智慧》《為什麼顧客常說:謝謝,我不需要!》《我的錢怎麼不見啦?》《在「沒有問題」裡找問題》《Google會怎麼做?》等。讀者對於人生的悔恨與焦慮,以及力求生存的急迫感,充分展現在書名淺白的中文商管書熱賣的銷售排行榜上面。

淺白書名受到矚目的原因之二,則是在辦公室受到同事或主管欺侮的讀者,透過網路搜尋可能的解答,如果搜尋結果出現《反擊的智慧》這一類書名淺白的書籍,等於直接切中讀者最想做的一件事情(反擊),幾乎毫不猶豫地直接放入購物車結帳。其他類似的情形也包括《FBI教你讀心術》《看穿人心說話術》《少做一點不會死》等書,「一拳就打中人性訴求」的書名,在網路書店具有一定的銷售強度。

誠品書店中文圖書採購副理 李秋慧:綜合2009年誠品書店實體與網路書店暢銷榜,可以看出兩大社會現象:

1.走出風暴陰影,正面樂觀看待財富

2009年上半年由於金融海嘯衝擊,造成投資理財類的新書減少,《貨幣戰爭》《面對失靈的時代:克魯曼談金融海嘯》《2010大崩壞》《大恐慌入門》等書的暢銷,顯示讀者對於金融海嘯的反思與金融動態的關心程度仍然沒有減少。

此外,《華爾街的猴戲》《馬多夫騙局》以批判的角度回顧過往的金融醜聞,或是《我的錢怎麼不見啦?》以自我解嘲的口吻,讓讀者有機會從不同角度思考投資騙局。

到了2009年下半年,股市逐漸回溫,進而帶動理財書的銷售,其中,《胡立陽股票投資100招》《不景氣,照樣賺》這兩本台灣作者的暢銷理財書,高居誠品書店財經商業類排行榜第1與第15名,兩本書具有一個共同的特色——不直接教讀者如何看線圖,而是以正面樂觀心態看待個人財富。

2.擔心失業,上班族積極提升自我

不景氣造成上班族人人自危,在工作不保的危機意識下,可以看出3個趨勢:

(1)實用的工作術書籍熱銷。讀者的心態回歸務實基本面,為了保住工作,積極提升職場競爭力,改善溝通與人脈的技巧需求,帶動相關書籍的暢銷,例如,《業務員要像算命師》《FBI教你讀心術》《早上3小時完成一天工作》《看穿人心問話術》等書,引發讀者熱烈共鳴。

(2)在現有的工作崗位上進行創新。資源有限,創意無窮——以創新克服預算緊縮的問題,《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》從談話的方式,帶出在環境變動之下如何創新,內容淺顯易懂,深獲讀者認同。

(3)離職創業去。具有創業家精神的工作者,在裁員風潮中開始研究自行創業的可能性,帶動創業相關書籍熱銷,透過創業者的現身說法,不論是成功或失敗的經驗都值得學習,在低迷的氣氛中激勵人心。其中,最受讀者歡迎的創業者自傳包括:《自慢3:以身相殉——何飛鵬的創業私房學》《師父:那些我在課堂外學會的本事》《你夠拚命嗎?黎智英的創業心法》等書。

(本文參考資料來源:《2009博客來報告》、博客來網路書店每月暢銷書榜、2009誠品書店年度中文TOP 100)

※ 本文為《經理人月刊》授權本報刊載,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第63期《經理人月刊》2月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omanlo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